最近没什么时间画画,反而有点开悟了。就把关于创造的一些想法整理出来吧,和大家分享。
1. 艺术需要激情。你心中怀着怎样的愿望,别人就能从你的作品里看到怎样的愿望。那些惊世骇俗的表达,只是由内在欲望自然流露出的结果。
2. 盲目照搬他人的作品而不加内化,只能得到表面的形似。临摹与创作的区别在于,你是否真的被所见打动。真正重要的是你的理解与感受。一扇多彩的玻璃窗,只有当你觉得它晶莹剔透,才能画出那种光的质感;若你只看到彩窗二字,你画出的也只是一些彩色的方块。
3. 技法远不如想法与感受重要。技法只是提升表现力的工具,虽然熟练的技巧能让画面看起来更完整,但美感的真正来源,是感受力与认知的深度。一幅空洞而华丽的作品,无法与观众产生真正的共鸣。
4. 人必须亲身感受生活的重量,才能创作出同等质感的作品。这也是为什么年轻创作者常常倾向于抽象、脱离现实的表达。写实感并不来自素描功底,而来自你对生活的理解。挤早班车的学生也许只觉得拥挤,但随着阅历增加,你会看到那些为生计奔波的平凡人。只有当你体会到这一层,他们的神情才会在你的作品中自然出现。
5. 风格由意识决定。别人喜爱你的创作,是因为你先相信自己值得被爱。那些坦然承认自己享受赞美的人,并非虚荣,而是因为他们本就活在被欣赏的世界里,拥有表达与被理解的底气。
6. 瓶颈既可能来自技术,也可能来自认知。无论是哪一种,本质原因往往是不敢改变,或太想立刻看到成果。必须承认,尝试新技法时作品未必会好看,但这也正是获得新思路的关键阶段,而非失败的结果。不踏出这一步就永远停留在原地。一味重复过去的感受与做法,只因为某张旧作曾被称赞,就不断依样画葫芦,最终只会陷入自我复制与同质化的循环。创造不是终点,它永远是过程。
7. 不要害怕错误。创造从不存在对或错,错误往往会成为你独特的一部分。画下去。
8. 创造不应被任何人定义。真正的创造者无需依附他人的精神而活,也不为他人或目标去创作。不必成为谁,只需做自己。当你在某个瞬间被打动,随心创作出让自己喜欢的作品时,你才能真正进入那种无我的状态。

